当前位置:首页 » 各地信息 » 正文

专家解读我国未来产业发展路线图

发布时间:2024-04-07 [ ]

 

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科技部、交通运输部、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到2025年,未来产业技术创新、产业培育、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,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产业规模稳步提升;到2027年,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,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。

  专家认为,《意见》充分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,前瞻部署了生物制造、量子信息、氢能、核能、基因和细胞技术等多个细分赛道,将全面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。

  全面布局新赛道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,重大前沿技术、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,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不断加深,催生出元宇宙、人形机器人、脑机接口、量子信息等新产业发展方向。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、带动产业升级、开辟新赛道、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。我国具备工业体系完整、产业规模庞大、应用场景丰富等综合优势,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。各省(区、市)积极培育未来产业,北京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等地出台了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文件。但我国未来产业发展也面临系统谋划不足、技术底座不牢等问题。针对这些问题,《意见》从技术创新、产品突破、企业培育、场景开拓、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到2025年和2027年的发展目标。

  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专家介绍,到2025年要形成“一批+6百”的目标体系,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,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,形成百项标志性产品,打造百家领军企业,开拓百项典型应用场景,制定百项关键标准,培育百家专业服务机构,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。

  《意见》提出以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为主线,力争做到两年“打基础”,五年“大提升”,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。此外,《意见》还详细规划了六大方向超过50多个细分领域的未来产业发展,明确提出了下一代智能终端、信息服务产品、未来高端装备三类标志性产品发展路线。

  重点瞄准六大方向《意见》按照“技术创新—前瞻识别—成果转化”的思路,提出面向未来制造、未来信息、未来材料、未来能源、未来空间、未来健康六大重点方向,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,发挥国家实验室、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作用,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,体系化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

   对于这六大方向业内已有布局。早在2016年,字节跳动公司就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,聚焦研究自然语言处理、机器学习、数据挖掘等方面。近年来,字节跳动公司加码人工智能应用研究,旗下产品不断加入AIGC(生成式人工智能)功能。比如,结合火山引擎智能创作云的AIGC能力,火山引擎视频云在商品营销、互动娱乐、在线教育、智能驾驶等场景引入数字人、虚拟直播间等,助力企业降本增效,提升用户体验。

打造标志性创新产品与优势产业、传统产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,未来产业有3个明显特征。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不是渐进式微创新,而是前瞻性、颠覆性重大创新;未来产业生产要素配置不是传统要素线性叠加,而是现代要素相互融合和配置效率指数级提升;未来产业边界不是界限清晰,而是呈现出不同产业跨界融合和智能化、绿色化等发展特征。

当前,满足这3个特征的标志性产品主要有两类。一是通用人工智能产品。由于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取得重大进展,围绕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形成的智能产品,如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、AI手机和个人计算机、人形机器人、高级别智能网联汽车、智能装备、智能云服务、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等智能产品和服务就具有较好前景。二是生物科技产品。由于细胞和基因工程等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,生物科技创新产品工程化能力加速提升,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,如基因编辑、合成生物等。其他一些前瞻性技术尽管在实验室获得了成功,但离大规模产品化和商业化还有很大差距,例如量子信息技术创新。

  脑机接口作为十大标志性产品之一,近年来在电极、算法、芯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。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专家介绍,脑机接口可应用于医疗、娱乐、智能生活、教育等领域。其中,医疗领域是主要阵地。脑机接口与医疗结合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,为相关疾病诊疗和康复提供了全新手段。此外,脑机接口还可与虚拟现实、人机交互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推动现有产业变革,如脑机接口应用于工业领域,可帮助人们通过意念操控机器人、无人车、工业产线等设备。

  专家建议,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、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加大投入,也可适时组建国家未来产业发展基金,并引导地方设立未来产业专项资金,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性作用,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投资未来产业。同时,完善金融财税支持政策。